随着大家对根管清理效果要求的逐渐提高,次氯酸钠也越来越多的使用于临床,毕竟次氯酸钠对于根管内玷污层,残髓的溶解效果以及抑菌性效果显著,难以被其他冲洗液体替代,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。
次氯酸钠对人体的影响与液体浓度,液体量,以及作用时间成正比,也就是说浓度越高,液体量越大,作用时间越长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越大。
毒副作用分为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,急性效应与慢性效应。
当次氯酸钠浓度超过5%时,毒性随着浓度的提高明显增强,对于任何人这一条都是确定的,所以在有橡皮障的防护下,建议次氯酸钠的浓度不要高于5.25%,不然对于医生与患者都是很大的风险。
使用次氯酸钠冲洗后,再次使用探针、扩大针和机括等锐器前,一定要盐水、双氧水大量冲洗,避免划破橡皮障,导致高浓度次氯酸钠流入口腔。
Ⅱ类洞必须使用假壁充填,建议使用流动树脂,封闭效果优于水门汀。主要是避免次氯酸钠流出造成刺激,再者增加髓腔内次氯酸钠液体量,减少等待时间。
冲洗的注射针头要使用侧方开口的,并且在根管内要松,千万不要大力加压冲洗,根管口破坏的尤其需要注意,一旦次氯酸钠冲出根尖孔,会与产生严重疼痛反应,并且会造成2次感染,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会愈合,令患者苦不堪言,国外的同行有赔偿超过100W美金的案例。
关于EDTA与次氯酸钠的联合应用很多文献已经证明其效果了,但联合应用并不代表同时应用,EDTA主要是靠与钙离子的螯合作用,而次氯酸钠能够阻止这种螯合作用,所以我认为同时使用是不妥的,我建议顺序应该是EDTA,次氯酸钠,双氧水,最后才是盐水。也就是利用次氯酸钠阻止EDTA的钙螯合作用,利用双氧水的发泡作用去除次氯酸钠和EDTA,最后才用生理盐水然后干燥,尽可能减少药剂残留对根尖的刺激。不过一个好消息是,研究证明,正常的根管治疗由根尖孔溢出的微量次氯酸钠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,所以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,使用次氯酸钠是安全的。